时间:2022-08-30 03:54:45 | 浏览:1163
压抑了两年多的新疆旅游业,终于在这个夏天迎来大爆发。
据统计,今年6月,新疆接待游客2392万人次,环比增长66.39%;实现旅游收入174.12亿元,环比增长89.69%。上半年整体接待游客7781.41万人次,比2019年同期增长2.53%。而仅在7月1日至21日,新疆就已累计接待游客约2554万人次,同比增长15.7%;实现旅游收入约191亿元,同比增长16.67%。
新疆被游客“挤爆”(图源:澎湃新闻)
但随着“新疆被全国游客挤爆”冲上热搜,新疆独库公路变成“堵哭”公路,当地机票、民宿价格暴涨,甚至“草原上的人比羊多了”等现象也备受社会热议。暑期对于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业来说都已转入旺季,但为何新疆的旺季来得特别猛烈?短期内涌入大量游客对当地从业者来说是幸福还是烦恼?近年来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又有哪些新的变化?
火爆:“预期会好,但没想到有这么好”
新疆旅游的火爆,从各景区6月以来的接待情况就能看出端倪。新疆文旅厅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5月全区5A级旅游景区日均接待游客1.9万人次;6月攀升至5.73万人次,环比增幅达201.08%;而7月以来,接待量更是增势迅猛,日均接待游客突破11万人次。7月以来,新疆星级饭店日均出租率达53.87%,而此前的5月、6月分别是19.79%和43.29%,升幅明显,伊犁、阿勒泰的星级饭店出租率甚至达到90%。
新疆伊犁吐尔根杏花沟
“今年我们预期会好,但没想到有这么好。”乌鲁木齐驴妈妈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冬梅向新旅界(LvJieMedia)介绍,因为当地旅游从业者前期各方面的储备不足,现在是一房难求,一车难求。而疫情形势的好转及精准防控的利好,使得前期积压的客源、古尔邦节假期疆内游客以及暑期外地游客先后集中释放。
“本来新疆的旅游业者在3月份已经开足马力,做好准备迎接今年的首拨入疆游客了,结果4月、5月疫情爆发,把大家的期望浇灭了。所以4月、5月很多旅行社是放假的,很多酒店和民宿都没有开业,餐厅也关门了,甚至好多导游转行了。”王冬梅介绍,从6月25日开始,新疆的旅游市场开始出现转机——因为春节前很多旅行社已经揽收了一批客源,他们在3-5月无法来疆,所以在疫情好转后的6月底得以释放。这是第一波热度,持续到7月3日左右,这段时间的客源以旅行社组织的外地跟团游客为主。
游客与当地居民载歌载舞共度古尔邦节(图源:新疆文旅厅官微)
第二阶段是7月3日至9日。新疆本地游客开始出动,至少占到同期新疆游客的六成左右,外地自驾和跟团的占四成左右。真正大热的是新疆的古尔邦节小长假(7月9日至13日)。因为新疆本地人也是憋了很久没出去,但这一出就都堵在路上了。像喀纳斯、伊犁和南疆的喀什都非常火爆,特别是南疆的喀什古城,一天的游客量最高能达到4万人次,摩肩接踵,人山人海。
据悉,今年古尔邦节期间5天,新疆累计接待游客885.78万人次,比今年“五一”期间的402.64万人次,足足高出一倍多;实现旅游收入68.81亿元,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.86%。7月9日,古尔邦节假期首日,天山天池景区接待游客超1.6万人次,主景区人数较2021年同期增长46%,门票收入同比增长30%;7月10日,古尔邦节当天,赛里木湖景区接待游客首次突破6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。
新疆天山天池全景
第三个阶段是7月9日至今。伴随着古尔邦节的到来,又恰逢高考结束,暑期外地客人陆续自驾进疆,疆内和疆外游客的叠加导致新疆旅游市场大热,甚至一度“堵在路上”。7月10日以来,有“最美公路”之称的新疆独库公路堵车的视频在各网络平台流传,有游客发微博感慨:“堵车跟广州一样,100公里的路程走了8个小时,独库公路变成了‘堵哭公路’。”
新疆独库公路
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、旅游百人会发起人任国才对新旅界分析指出,这次新疆旅游市场的大热,本质上是近两三年全国旅游内需在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下的集中爆发。
“国内游客这几年基本不可能到境外旅游,前往长距离旅游目的地也比较难,但这部分旅游消费者是客观存在的。尤其在疫情前的2019年,我国出境游人次已达1.55亿,这部分客群两三年没有出境。新疆相对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来说属于长距离旅游目的地,但之前因为疫情严格防控等原因无法接待,至今才盼来了较好的出游时机。尤其对疆外游客来说,原来的防控政策是非常严格的。由于现在要求‘疫情要防住,经济要稳住’,鼓励和促进旅游等消费,加之政府层面,把‘旅游兴疆’战略提到了新的高度,防控政策也更为精准,没有层层加码,这些措施都给新疆旅游市场增加了动力和活力。”任国才表示。
新疆赛里木湖
新旅界注意到,此前在6月底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上,马兴瑞强调,“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党政‘一把手’要高度重视、系统谋划,完善大旅游发展体制机制,强化政策、资金、人才等保障。要抓好‘两个统筹’,依法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、最大限度保障人流畅通,推动我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。”据了解,疫情管控措施方面,目前低风险区游客入疆需提前申报并落实三天两检,遵守当地防疫规定即可畅行无阻。
挑战:“目前新疆旅游业是在‘病态’运行”
旅游市场久违的热闹对于新疆旅游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,也为国内旅游市场在下半年的进一步复苏注入了信心,但骤增的客流,也对经过疫情冲击后的新疆在交通、住宿以及景区等方面的接待能力提出了挑战。当地旅游从业者直言,目前新疆的旅游业是在“病态”运行。
(图源:新疆是个好地方)
一方面,随着近期客流的增大,有不少游客反馈,当地部分草原景区餐厅、门票站、区间车等都需要排队,连马匹都“供不应求”。也有游客吐槽表示,一些旅游费用出现水涨船高的势头。以住宿为例,有媒体晒出“7月19日在线旅游平台上新疆禾木景区某木屋民宿涨价到17000多元/晚”的截图。尽管该民宿后来被证实为一幢内含多间房间的独栋别墅,但整体涨幅仍接近一倍。
另一方面,这批游客到来时新疆当地一时间还没做好充分准备。据王冬梅介绍,今年3月的疫情让当地很多旅游从业者都敲了“退堂鼓”,很多酒店和宾馆也不招聘服务员了,也不怎么营业了。直到6月市场开始有所好转才匆匆披挂上阵,导致房间紧张,服务员和车辆等配置都不到位,很多旅行社的导游和司机相继转行,景区的基础设施储备也不足,所以整体服务水平跟不上。
日落新疆
但面对承载能力不足,服务保障压力较大的情况,是否意味着新疆应该大范围增加供给?王冬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。她认为,现阶段供需矛盾确实非常突出,但这些游客是之前没有的,是短期内大量涌进的,所以有可能在加大供给之后,待这波热度褪去了,反而造成人员和设施浪费的可能。“尤其在疫情下,所有从业者的现金流都备受考验,对投资都特别谨慎。疫情断断续续已经三年了,旅游业已经经不起折腾了。”
任国才对此也持类似观点。在他看来,虽然新疆的基础设施相对沿海地区客观上有差距,但它主要是为疆内人服务的,已经基本匹配疆内人的出行需求,而短期的旅游热只是偶发性的供不应求,不能把它当做长期的问题。旅游供给是稳定的,而需求是弹性的,所以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